長風萬里繪詩意
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 2024-07-16 10:13
繪畫的詩意是一種超越圖像本身的情感和意境的表達,它能夠讓觀者在欣賞畫作的同時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目前正在廣東省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展出的“長風幾萬里:關山月與近代以來山水詩意畫專題展”,就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穿越時空的詩意之旅。
▲ 秋山關外月(國畫) 122.5×115.8厘米 1986年 關山月
此次展覽立足于關山月美術館的經典館藏,攜手深圳博物館和四川省江油市李白紀念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等專業文博機構,精心遴選了55件(套)藝術珍品,以28件關山月的山水詩意畫為主(其中9件為首次展出),還包括明代的祝允明、王式、吳令,清代的姜宸英、查昉,以及現代的張大千、蔣兆和、于右任、傅抱石、豐子愷、黃永玉、黎雄才、錢松嵒等藝術大家的代表性作品。很多作品展簽中還標注了相關詩詞,為觀眾深入理解畫面提供詩意注解,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中國傳統藝術的核心美學特征直觀地呈現給觀眾。
展廳中,一封關山月與江油市李白紀念館的書信揭開了展覽的序幕。據關山月美術館副館長陳俊宇介紹,江油市李白紀念館建館之初,曾召集相關人士圍繞李白詩意進行創作,這些作品成為該館的藏品基礎。創作過程中,也曾四度與關山月聯系創作事宜,盡管因種種原因未果,卻與關山月先生成就了一段留白之緣。“這封信不僅見證了江油市李白紀念館與關山月之間未了的藝術情緣,更為本次展覽的策劃提供了寶貴的靈感與契機。”陳俊宇說。
從宏觀到微觀,“長風幾萬里”旨在探討詩畫在歷史長河中的流轉與特質,尤其是圍繞共同母題,如“早發白帝城”“蜀道難”等,不同時代藝術家的多樣詮釋,展現了藝術的群聚效應與獨特生命力。展覽分為4個部分,在“丹青吟詠”板塊,明代王式的《西園雅集圖卷》與吳令的《墨筆坐看云起圖》等作品,以文人山水的詩意情境,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風雅的時代;而《李白行吟圖》《杜甫像圖軸》《東坡笠屐圖》等著名詩人畫像,則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詩人們的風骨與情懷,讓觀眾在觀畫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鳴。
“文脈接續”板塊從明代祝允明的《蜀道難手卷》到近代陸儼少的《蜀道難詩意》,再到傅抱石的《題舒州司空山瀑布詩意》與豐子愷的《孤帆一片日邊來》,展現了詩畫藝術在不同時代的傳承與發展。這些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滋養著后世的藝術家與觀眾。
在“山月生境”板塊,關山月的詩意畫成為展覽的亮點。關山月的詩意山水創作靈感同樣來源于傳統的滋養,但他更強調“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求發展”,創作出意境深遠又有時代特色的“有形詩”。尤其是《輕舟已過萬重山》直接借鑒了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名句,通過繪畫的形式將其轉化為視覺藝術。這幅畫不僅展現了長江三峽的壯麗景色,也傳達了畫家在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的豪邁精神,讓人在欣賞之余也不禁為之動容。
第四部分“家國頌歌”板塊則展現了在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影響下,包括關山月在內的一大批藝術家結合革命詩意進行創作的成果。關山月晚年創作的“祖國大地組畫”系列尤為引人注目,家國情懷展現在創作中、流淌在詩畫間,融入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藝術表達。
在展覽的尾章,策展團隊匠心獨運地策劃了名為“衍”的篇章,這一創意不僅寓意著詩畫藝術精神的衍生與傳承,還與開篇序章遙相呼應,共同編織出一個圓滿的藝術閉環。在關山月的經典之作《長河頌》前駐足,觀者看到畫中流淌的不僅是自然的江河,更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與藝術瑰寶,它引領著人們穿越時空的隧道,感受那些跨越千年的詩意與畫意。
“詩意作為精神層面的表達,具有跨越時代的共鳴力。我們期望通過精心設計的展覽結構與展示方式,引導觀眾在觀賞過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中國詩意山水畫在創作精神上的深遠溯源,更能體會到這種精神在當代作品中的傳承與升華。”關山月美術館展覽策劃負責人程平表示,展覽不拘泥于傳統藝術史框架,雖尊重藝術史脈絡,但更強調內在領悟與情感體驗,致力于營造一種能讓觀眾沉浸思考的氛圍,通過情境構建,激發其浪漫情懷與深刻思考。
為了給觀眾提供最佳的觀賞體驗,策展團隊巧妙地布局展覽空間。精心策劃的視頻空間循環播放著富春江的潺潺流水、華山的險峻巍峨、黃山的云霧繚繞……仿佛將觀眾帶入了一個真實的山水世界。這一設計不僅為展覽營造了濃厚的藝術氛圍,更為觀眾提供了從自然到藝術的過渡與引導。而展覽空間則以“園林”作境,“云石”為形,巧妙地將傳統園林元素融入現代展覽設計中。在這里,觀眾不僅可以近距離欣賞詩意經典畫作,還能在園林般的休憩空間中感受一份寧靜與雅致。
此外,關山月美術館還在互動體驗與公共教育上下足了功夫。利用園林空間,關山月美術館舉辦了一系列體驗式公教活動,如圍棋對弈、古琴演奏等,讓觀眾在參與中深入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此外,“美術館之夜”更是別出心裁,邀請孩子們進行詩朗誦、唱詩及繪畫創作,與展覽內容形成良性互動,激發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愛與創造力。展覽還特別設立了“杜甫加油站”與“李白加油站”兩個特色互動區域。
“此次展覽融合了古今詩畫精髓,借助創新敘述與氛圍營造,將外在藝術知識轉化為觀眾內心的深刻感悟,彰顯了中國文化中的浪漫情懷與對美的不懈追求。此次展覽不僅是藝術品的靜態陳列,更是美術館在傳承與創新交匯點上不斷探索前行的實踐。它超越了傳統的掛展模式,不僅致力于藝術史知識的廣泛傳播,更深入美學內核的挖掘,力求通過美育的力量觸動人心,引導大眾深刻理解并體驗美的真諦。”程平說。
編輯:關坤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