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之樂
來源:大眾日報作者:師文靜 2024-07-16 09:14
顏子一生毫無著述,卻最受孔子欣賞和喜愛,并被后世帝王封為“先師”“亞圣”“復圣”等。只存在于別人著述里的顏回,幾千年來,名字緊隨孔子之后,作為“四科之首,百行之先”為后世所敬仰。
學者鮑鵬山認為,顏子博愛且寬容。這種高尚的品格體現在顏子的日常生活中。顏子和子路去洙水洗澡,子路糊弄他,狡辯一只鳥可以叫“熒熒鳥”“同同鳥”兩個名字,顏子感覺出被戲弄,去問孔子交友之道,孔子回答“不忘舊好,不記舊怨”。顏子從此對待朋友更加仁愛、真誠。
《論語》中孔子多次贊揚顏子治學的出類拔萃。他以非凡的天賦跟隨孔子學習,是成績很全面的“學霸”,除了能領悟孔子學說和思想,還擅長射藝、跳八佾舞等,從小鉆研難度最大的《易》,居孔門四科、“十哲”首位。
山東大學榮休教授,曲阜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鄉村儒學研究院院長顏炳罡稱,進入二十世紀之后,顏子的地位變得比較尷尬,在老師孔子的光芒照耀之下,其光彩顯現不出來,但回歸到歷史,顏子的地位非常高,歷史上“孔顏并稱”,顏子被唐玄宗封為“亞圣”,被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推崇,其《通書》提出“學顏子之所學,過則圣,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于令名”。所以,學顏不僅是宋明理學家,也是歷代知識分子、仁人志士的價值追求。
顏炳罡說,學顏就是“尋孔顏樂處”。
“孔顏之樂”首先見于《論語》。《論語》中,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顏炳罡認為,這句話揭示了“孔子之樂”的內涵:“樂在哪里?并非獲得了多高的身份、地位,才能找到人生樂趣,人生樂趣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粗糧,枕胳膊睡覺,依舊活得心安理得、樂在其中?!?/p>
顏炳罡稱“顏回之樂”則進一步解釋了樂,是人生的“至高之樂”。《論語》中孔子盛贊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子樂在哪里?人生樂趣有不同境界,有的人以吃喝玩、口腹之欲為樂;有的人以權力、富貴為樂;有的人樂形體,穿著比別人漂亮就很樂。而顏子之樂揭示人生的至高之樂、最根本的樂是樂‘性命’,以我的性命為樂?!?/p>
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王鈞林稱,提到顏子最先想到的還是其人生態度,他不計較生活上的貧富得失,在嘈雜、艱難的生活環境中,依舊不改其樂,這就是顏子之樂。其次,顏子對孔子之道、孔子的思想有最深刻、最全面的把握,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高度,比如在對“仁”的闡述上,就更深一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并反復討論??鬃訂栴佔雍螢槿剩佔诱f‘智者自知,仁者自愛’,這個回答孔子最為肯定??鬃映Vv‘仁者愛人’,但愛人和自愛的差異很大。什么是自愛?就是使自己擁有道德和智慧,以道德和智慧提升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有能力愛他人的人,一個能幫助別人、改造社會的人。”
提到顏子思想對后世的價值和影響,王鈞林認為依舊可以從“仁者自愛”去討論?!爱敶芏囝I域的人對名利看得比較重,比如很多知識分子爭搶名氣,這其實與孔顏所講背道而馳,顏子的‘仁者自愛’思想特別具有當代價值意義?!?/p>
顏炳罡感嘆,如果顏子沒有過早去世,能夠奮斗接續孔子的事業,儒學就不會近200年沒有正宗傳人,儒學或許是另一種局面,中國的學術發展也會為之一變。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