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孔子博物館統籌安全運行與文化服務,通過整合優質資源、創新服務模式、深化文旅融合,在參觀“熱度”攀升的同時,也讓廣大觀眾感受到文化傳承的“溫度”。假期累計接待觀眾77,936人次,推出禮樂展演、社教活動等37場次。全體工作人員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素養,為八方來客打造了安全有序、內涵豐富的文化盛宴,讓千年文脈在當代煥發新的生機。
筑牢防線 織密安全生產“防護網”
為保障五一期間場館安全平穩運行,孔子博物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多措并舉織密文物安全防護網。節前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安全工作,按照"全覆蓋、零死角"原則,孔子博物館成立安全生產專項小組,對館內用水、用電、空調運行、電梯運行、多媒體運行、衛生保潔等保障工作,加強設備日常維護。節假日期間,孔子博物館嚴格執行三級值班制度,館領導帶班值守,安保部門24小時在崗聯動,通過館內攝像頭實時監控重點區域,同時保潔團隊加強環境維護,每日深度清潔展區,對館內展廳、衛生間、電梯轎廂和公共區域進行一次全面消殺,確保以安全有序、整潔舒適的環境為觀眾提供優質文化體驗。
溫情服務 架起文化惠民“連心橋”
為切實保障五一假期觀眾參觀體驗,孔子博物館以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為核心,多措并舉提升節假日服務質量,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針對假期客流高峰,實時監測人車流量動態,優化參觀秩序。館內科學統籌調度,采取延時開放、簡化流程、增設臨時停車位等彈性管理措施,最大限度滿足觀眾需求。孔子博物館志愿者團隊積極投身假期開放服務工作,共服務觀眾2000余人次,公益講解服務600余人次,累計服務時長120小時。40位紅領巾講解員定時定崗定點為公眾提供講解服務,總服務時長55小時,講解生動活潑,深受觀眾好評。
展教融合 文化體驗走進生活
五一期間,孔子博物館持續推出“商周十供特展”“孔府舊藏文房清供展”“孔府舊藏民國服飾展”“孔府舊藏錫餐具展”等一系列具有禮樂文化特色的展覽,眾多館藏“明星文物”悉數亮相,讓文物與歷史互相映襯,引領廣大觀眾深度探尋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以"文物活化+教育創新"雙輪驅動,持續深化"孔子課堂"社教品牌建設,先后推出了孔子密碼研學課程、勞動實踐課程、“古韻農耕”創意手工活動、探秘孔博:金箔傳禮等15場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活動??鬃硬┪镳^通過多元化活動構建“歷史+文化+實踐”體驗場景,助力觀眾在勞動中感知傳統、在探索中啟迪智慧,打造了“有知、有趣、有意義”的文化假期,成為假日文化消費的新亮點。
禮樂展演 讓千年雅音煥發新生
假期期間,簫韶樂團以“加場次、增席位、強互動”三重升級回應觀眾熱情。簫韶樂團每日四場“禮樂傳習”活動場場爆滿,并通過科學規劃座位布局,在保障觀演舒適度的前提下擴容接待能力,創新推出“動態導賞”模式,樂團成員化身“文化使者”與觀眾進行互動。詩禮堂內,《小雅·由儀》的編鐘齊鳴與《關山月》的古琴清音相映成趣,讓觀眾在八音克諧之間感受“孔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文化之韻。
“孔博大集”通過戲曲、古箏、古琴等多元藝術形式展現齊魯大地的民俗風情與非遺魅力?!陡呱搅魉贰稘O舟唱晚》節奏明快,意境高雅,絲弦雅韻在青年演奏家的指尖流轉;《三省莊》《白玉杯》等山東梆子經典選段的方言唱腔與生動表演引發老戲迷共鳴,鑼鼓鏗鏘間盡顯非遺魅力。市井煙火映圣賢,非遺展演潤心田。
五一假期雖已落幕,但孔子博物館的文化服務永不停步。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安全為基、以文化為魂、以科技為翼,努力提升博物館智慧化服務水平,不斷拓展文化傳承的深度和廣度,讓千年文脈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