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棠主編《儒家語錄類文獻論叢》出版暨目錄
來源:教化儒學作者: 2023-10-25 11:10
主編: 于雪棠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23年10月
ISBN: 978-7-5207-3566-7
本 書 簡 介
語錄類文獻是儒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注疏相比,語錄類文獻不僅可以依經辨義,也能在經典之外自創新義,其問題指向更明確、更集中,更便于直接表述言說者或編纂者的觀點,更有利于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建構。儒家語錄在宋元明清的興衰,既有儒學發展的內在原因,也與政治、制度、文化等外部因素密切相關。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語錄類文獻整理與儒家話語體系建構及傳承的研究”(項目編號:20&ZD265)階段性成果。全書分為文體研究、名實之辨、話語建構、文論與詩學、王言與訓告、思想與書寫七個專欄,二十余位學者從不同角度做了富有新意的闡發,旨在探討語錄在建構儒家話語體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力求深化學術史、思想史、儒學史和文學史的研究。
主編于雪棠,遼寧撫順人,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先秦兩漢文學和中國古典文獻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中國社會科學》《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周易〉與中國上古文學》《先秦兩漢文體研究》,已經獨立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世紀《莊子》在英語世界的傳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語錄類文獻整理與儒家話語體系建構及傳承的研究”。
本 書 作 者
李炳海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侯文華 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文理學院
趙德波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廣州大學文學思想研究中心
萬晴川 三江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揚州大學文學院
夏德靠 湖州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任競澤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程得中 重慶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熊 湘 江南大學人文學院
過常寶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于雪棠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侯文學 吉林大學文學院
姜海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韓維志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
雷欣翰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安家琪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魯小俊 武漢大學文學院
許 虹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李光生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
管宗昌 汕頭大學文學院
謝炳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文學院
劉 順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郭晨光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
翟奎鳳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方 韜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李軼婷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肖亞男 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
本 書 目 錄
【文體研究】
《論語》以三為紀表述單元的形態、思維、邏輯和結構/李炳海
論《孟子》的書寫體例與結構體制——兼論其編纂原則/侯文華
似語錄而非語錄——論揚雄《法言》設論體的文體屬性與文體特征/趙德波
論語錄體小說/萬晴川
【名實之辨】
論“語錄”與“語錄體”/夏德靠
宋代“語錄體”對文學的影響/任競澤
理學語錄與禪宗語錄關系問題再考辨/程得中
“語錄不文”與中國古代“語錄”觀的形成/熊湘
【話語建構】
“以意逆志”:先秦儒家話語方式的創變/過常寶
《論語》的話語建構——兼論“語”的特質及“語錄”的功能/于雪棠
揚雄《法言》的人物批評與西漢儒學/侯文學
宋代語錄體經學的發生、詮釋及其影響/姜海軍
【文論與詩學】
略論董仲舒公羊學經義的文論意蘊/韓維志
《孔叢子》孔子論《詩》及其先秦詩學性質/雷欣翰
《白沙先生詩教解》的文本形態及其詩學觀念/安家琪
【書院與語錄】
如聆謦咳:語錄體與書院教學/魯小俊、許虹
宋代書院與語錄體/李光生
中國古代“學則體”的體制特征及嬗變/管宗昌
【王言與訓告】
甲骨文“王曰”及其思想文化史意義/謝炳軍
制從長慶辭高古:元、白制誥的話語訓誡與體式新變/劉順
從夷變夏——十六國詔令文書所見胡主對君權合法性的訴求/郭晨光
【思想與書寫】
明珠與火光:朱子晚年明德論思想的躍動——以《朱子語類》相關語錄為中心的討論/翟奎鳳
卿大夫當政與《左傳》書寫的新變/方韜
“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后《春秋》作”探賾——兼論對《漢書·藝文志》的影響/李軼婷
清代才女王貞儀獨尊儒學思想探析/肖亞男
后記
后 記
2020年12月初,我主持申報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語錄類文獻整理與儒家話語體系建構及傳承的研究”,在方向東、過常寶、姚愛斌、姜海軍和傅榮賢等五位子課題負責人和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幸運地得到了立項。2021年7月3日,舉辦了開題報告會,10月15-16日,舉辦了第一次線上研討會,這本論文集就是在此基礎上編輯而成的。
語錄類文獻和注疏類文獻是儒家思想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相比之下,語錄類文獻的問題指向更明確、更集中,更便于直接表述言說者或編纂者的觀點,更有利于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建構。因而,長于思辨、尊師重道的宋代儒學重歸先秦的《論語》《孟子》,語錄大興。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語錄的特征決定了它必然成為宋儒建構新話語體系的不二之選。
那么,什么是“語錄”?所謂語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語錄指凡記錄言說而形成的文本。狹義的語錄,首先涉及什么是“語”。“語”的本質是講述和討論,是思想性,是問題指向。語錄所錄之語,當有講述或討論問題之義。從言說主體的角度看,具有權威性。就內容而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思辨性和隨機性。就形式而言,具有靈活性,長短不拘,獨語或問答皆可。就生成的條件而言,是儒家教學活動的產物。從編纂生成的方式看,有記錄型及摘錄型,前者以《論語》為典范,后者以《近思錄》為代表。語錄最初的產生離不開教學活動,但在后世的發展中,產生了一些脫離教學活動,只仿問答形式而成的著述。從語言風格角度看,有典正精粹型和俚俗粗疏型兩大類。相關的基本問題還有語錄是不是一種文體,“語錄體”有哪些含義,語錄體與文學的關系,古代和現當代學者的語錄觀等。
這本論文集所收夏德靠、程得中、任競澤、熊湘等幾位老師的論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上述問題,各有所見,相信會給讀者以啟發。將語錄視為一種文體,從文章學角度考察,經典儒家語錄類文本有哪些特征,結構特征的背后蘊含著什么邏輯思想,學術思想文化性質突出的儒家語錄與文學創作、文學思潮有何關聯?業師李炳海先生全面、細致地考察了《論語》以三為紀表述單元的結構類型,背后的思維及邏輯,侯文華、趙德波和萬晴川三位老師的論文,分別考察了《孟子》《法言》的特征及語錄體小說等問題,精義紛呈,加深并拓寬了對“語錄體”的理解和認識。語錄類文獻提出及探討的問題在傳承和建構儒家話語體系方面起到什么作用,發揮了什么功能,是本課題的一個研究重心。過常寶老師重新審視“以意逆志”說,指出它是先秦新的話語方式;侯文學將《法言》的人物批評置于西漢儒學建構中加以考察;姜海軍提出了“語錄體經學”的概念;具體觀點之外,這些文章提出的一些話題還有延展的空間。語錄類文獻包蘊豐富的文學理論、詩學觀念,雷欣翰研究了《孔叢子》中孔子論《詩》的性質,安家琪詳細探討了《白沙先生詩教解》的詩學觀念。《春秋繁露》雖非語錄,但多有篇章采取了語錄常見的問答形式以表述思想,韓維志梳理了董仲舒經義中的文論意蘊。書院是語錄類文獻產生及傳播的重要空間,魯小俊老師和許虹同學的《如聆謦咳——語錄體與書院教學》一文從書院教學活動角度詳細分析了語錄類文本的形態類型、特點及功能,李光生論述了宋代書院與語錄體的產生及特征,管宗昌從字義辨析入手分析了“學則體”,“書院與語錄”這個議題仍大有可為。“語錄”更多地與學術、思想、文化相關,不過,《尚書》的“王占曰”及后代的詔令類文書,載錄君主之言,承載君主的意志,體現并建構意識形態,可視為一種廣義的語錄。謝炳軍、劉順和郭晨光三位老師分別探討了甲骨卜辭、唐代“元、白制誥”和十六國詔令這類與神權、政權關系密切的文體,揭示其思想史的意義及政治功能。本書所收最后一組論文大多從思想內涵角度入手進行研究,翟奎鳳抓住“明珠”與“火光”兩個喻象,深入剖析了《朱子語類》中的明德論思想,方韜指出春秋中后期卿大夫當政與《左傳》辭令書寫的新變,李軼婷對孟子“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后《春秋》作”命題鉤玄索隱,各有創見。肖亞男讓我們認識了一位深受儒家思想浸潤的清代才女王貞儀,亦頗新人耳目。
儒家語錄類文獻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是建構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就我們項目組而言,這本論文集只是一個開始,相信隨著時間的前行,我們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能有所推進,這套叢刊將有更多的專著陸續出版。
由衷感謝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和各位評審專家給予的研究機會,感謝恩師李炳海先生對項目選題的指點,還賜稿增輝,感謝我的博士后導師郭英德先生多年的教誨,感謝杜桂萍老師的鼓勵和提攜,感謝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王立軍老師的大力支持,感謝參加開題報告并提出寶貴意見的詹福瑞、趙敏俐、左東嶺、劉躍進、尚永亮、張毅和徐正英諸位先生,感謝伏俊璉老師對選題論證提出的修改意見,感謝項目組全體老師的協同合作,感謝博士生黃琳幫忙編輯最初的會議論文集,感謝蘭潤民、陳璐和陳自萍三位同學細心地整理論文集的注釋格式,感謝責任編輯李偉楠認真負責的編校!本書所收論文,大多已經公開發表,特別感謝《文學遺產》《文藝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國際儒學》《中國文化研究》《勵耘學刊(文學卷)》《諸子學刊》《中國詩歌研究》《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天府新論》《朱子學研究》等學術期刊為本項目論文提供的發表機會!如果沒有諸多師長、同道的指引和扶持,沒有學生的幫助,項目根本無法開展,我是一個多么幸運的人!前路漫漫,要做的事很多,要克服的困難也很多,相信只要黽勉同心,盡力而為,最終一定能夠比較圓滿地完成任務。
于雪棠
2023年9月20日
編輯:張懿程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