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背后,是年輕一代的文化基因悄然覺醒
來源:大眾新聞客戶端作者:王臻儒 2024-03-17 15:16
文博場館一票難求,短視頻平臺頻現“舞龍”“打鐵花”,中式養生成為日常習慣……一度“低調”的傳統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強勢崛起。這背后,是年輕一代的文化基因悄然覺醒。年輕的力量憑借滿腔熱愛,不僅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創造了新的社會風尚,更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新動力。
隨著人民生活品質的顯著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然成為不少人在當代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傳統文化成為主流,唯有持之以恒地向新而行,才能煥發永恒的光彩。
以創新喚醒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煥發生機的關鍵在于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傳統藝術之所以能夠“出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老融合”的活化形式,利用“一老一新”的反差感為傳統藝術注入新的活力。傳統文化蛻變為“主流”,并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掀起文化共創的浪潮,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尋找與年輕群體產生共鳴的“密碼”。這些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文藝傳統,不僅成為傳統文化與當代年輕群體之間的精神紐帶,更使得二者在價值層面實現了同頻共振。
以京劇、昆曲等傳統戲曲為例,盡管擁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和獨特的表演程式,但長期的套路化表演難以避免觀眾審美疲勞。因此,在堅守傳統精髓的同時,從內容到形式的創新變得至關重要。去年走紅的《新龍門客棧》就在越劇創新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借助環境式越劇的新概念,以沉浸式場景和與觀眾的互動,極大地提升了戲劇的觀賞體驗。多部經典戲劇曲目在劇情、造型、服裝、唱腔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大膽革新,為戲曲的傳承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福建“游神”、潮汕英歌舞等傳統民俗的走紅中,同樣不難看出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出圈密碼”。福建的“游神”活動,神靈形象不僅接地氣,甚至會掛著現代流行的QQ糖與大家分享。本是鄉民自發組織、充滿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近年來明顯打破了地域的界限,融入多種文化元素。參與群體也在不斷擴大,不再受性別限制,并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各類民俗活動現場更是出現了大批“90后”“00后”的身影,不僅展示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也為傳統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借新載體傳遞傳統文化之美
在觸屏時代,信息的迅猛傳播和形式的多樣化,使得文藝作品的形象傳達尤為關鍵。一個“高光時刻”的運鏡定格、演藝人員的一顰一笑、一套獨具特色的舞臺設計和服飾搭配,都能讓作品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獲得裂變式的關注。從傳統的劇場、電視,到如今的PC端、手機等移動平臺,每一次媒介形式的變革都帶來了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的創新。載體更新,傳統文化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適應平臺屬性的變化已經成為傳統文化“乘風而起”的關鍵所在。
從傳統的內容制作過程來看,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傳統文化類節目需要從內容到形式方方面面的守正創新,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作為亮點和優勢,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春晚節目《年錦》助漢服再次走入舞臺中心,《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綜藝掀起歷史熱、古詩熱,優秀的傳統文化視聽內容不僅自帶流量,更深入年輕群體中,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傳承推廣,或是進行二次創作。
從大眾化的推廣傳播過程來看,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優勢,足以讓傳播的過程更加自信。在短視頻平臺,網友可以看到古風變裝、劇團直播、非遺手工制作等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類內容,網絡平臺多元化的傳播途徑和展示形式,都成為傳統文化可以搭乘的時代“順風車”。
同時,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為年輕化的內容傳播注入了文化自信的強大力量。詩詞之美、曲藝之趣、古建筑之韻……傳統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每一次探索都會帶來全新的驚喜,在推動傳統文化廣泛傳播的過程中,年輕人逐漸擔綱“主角”,向外界展示多彩的傳統文化,這種青春活力跨越時空的界限和國度的差異,讓傳統文化更自信地走向世界,走得更遠,影響更廣。
讓傳統文化融入新生活
這個春節,傳統文化的“存在感”尤其令人難忘。新中式“春節戰袍”、手作龍頭帽等各式傳統裝飾遇見節日的喜慶氛圍,營造出濃厚的春節儀式感。不只是春節,傳統與現代在重大節日期間常常實現完美交融,只因傳統文化已經融入日常,成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元宵觀燈,中秋賞月……傳統文化作為一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不僅為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煙火氣”和“人情味”,更讓人們從平日緊張的生活節奏中得以全然釋放,治愈身心。這些活動也激活了人們對鄉土文化的記憶與眷戀,讓人們在享受節日氛圍的同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情感的溫暖。
圍爐煮茶、八段錦等休閑方式,二十四節氣的養生作息,都是人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生活樂趣的生動體現。經過歷史沉淀與檢驗的古人智慧,正展現出雅致的情調,收獲年輕人的青睞。有人戲稱,上了年紀后,自己身上的中華血脈開始覺醒了??傆心敲匆粋€瞬間,人們會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正被傳統文化深深觸動。傳統文化根植于鄉土中,已經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溝通傳統與現代的橋梁。
文化的本質是一種生活方式,源自民間,歷經時間洗禮,最終沉淀為深厚的精神內核。新時代的文化傳承,更注重“人文”的深入探索。傳承和挖掘傳統文化,關鍵在致力培養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知。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以滿腔熱情弘揚傳統文化,以全新的視角解析這份文化遺產,從中尋找自己的文化根源。他們的行動不僅展現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更為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教育和引導,讓他們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保護者,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度能夠源源不斷,持續傳承。
編輯:張曉芮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